《藝趣談》是一個純粹關於藝術的網誌。

藝術,在香港彷彿沒有呼吸的空間,更遑論塵封的藝術史。是香港人討厭藝術嗎?香港人到世界各地的藝術館看藝術,會覺得很美。其實「覺得很美」,是喜愛藝術的開始。然而一件藝術品在「很美」的背後,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藝趣談》希望可以帶領讀者在穿梭古往今來的藝術叢林時,瞭解到一個社會一代的藝術面貌、一件作品流芳百世的原因和價值。一個藝術家每件作品的選材、用色、光暗、筆觸,甚至是畫布的大小,都經過深思熟慮的權衡和考量。這種種編織在一起,就是藝術史,就是在「很美」以外更美的故事。就是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有了《地久天長》《藝趣點評》

即使我們願意跨出一步理解藝術,在香港搞藝術文化,卻又是另一回事。是香港人沒有心嗎?若細心留意,久不久總聽聞身邊有些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不惜工本去搞一場音樂會,放棄事業去開辦推廣藝術文化的 start-ups… 他們總有方法維生,但大家都知道,他們的路並不易走。古往今來的小眾品味,即使不受千夫所指,在當代社會也是舉步維艱。在香港這個社會,徒勞無功的故事俯拾皆是。 但若香港沒有他們,在商業味濃厚的大眾品味中,我們又如何打開藝術這片大千世界? 在這些故事的背後他們是需要多少對藝術的偏執與堅持?

就是因為他們的守護,我們有了《大千世界》

《藝趣談》成立的原意是想讓喜愛藝術的大眾閒時閱讀,為了確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我們對有關畫作的鋪排和比較、史料的質量和出處,都經過小心的安排和篩選。但《藝趣談》不是專業的學術研究,當中沒有精闢的見解和評論,若當中的資料出現錯漏或不夠清晰的地方,還望見諒指點。

最後,希望大家喜歡這裡。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