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Manet的作品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時,我們探討過畫家透過描繪低下階層女性在酒吧工作的情景,思考在消費主義下,酒吧女郎、畫家與藝術品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在當代社會的角色和價值。Manet的用意,原來隱藏在的他的簽名裡。
Manet悄悄地把簽名簽在畫作左下方的酒瓶label上:Manet 1882。酒瓶label仿佛成為了畫布,而畫家成為了酒瓶的一部分,給客人購買,正好呼應了Manet探討畫家的商品角色的心思。當這幅畫掛在Salon展覽時,它成為了一個玻璃櫥窗,觀眾成為了酒吧客人;而畫作本身就是一件商品,畫家像是一個需要討好大眾的工匠。
酒瓶,在畫作中不斷重複,暗示了酒瓶大量生產,本來就是消費主義的產物。
此外,亦有一論說,就是Manet在呼應他的好友兼當代著名評論人Charles Baudelaire的作品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此作品當中有一句在論述當代的modern life painter: “The artist of modern life has…sought after the fugitive, fleeting beauty of present day life…Often weird, violent and excessive, the acrid, or heady bouquet of the wine of life."
Édouard Manet, 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 1881-1882. Oil on canvas.
參考書籍:
- Iskin, Ruth E., Modern Women and Parisian Consumer Culture in Impressionist Paint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相關文章: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一> 序幕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二> 裸露對決 風雲變色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三> 浮華世間 似有還無(上)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四> 浮華世間 似有還無(中)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五> 浮華世間 似有還無(下)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六> 雨暘明晦 地久天長(上)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七> 雨暘明晦 地久天長(中)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八> 雨暘明晦 地久天長(下)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九> 雨暘明晦 地久天長(總結)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十> 印象派與日本風(Japonism)
-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 <十一> 完結篇
- 【藝趣點評】世間已無維納斯
- 【藝趣點評】藏在女帽店的秘密
- 【藝趣點評】印象派與同性戀暗示
- 【藝趣點評】人面不知何處去
- 【藝趣點評】一幅畫道盡印象派的故事
發表迴響